程十发绘画作品展
程十发绘画作品展
程十发绘画作品展
连环画《画皮》、插图《神笔马良》、动画片《鹿铃》……4月20日起至26日,这些勾起很多人美好童年记忆作品的作者、85岁高龄的老画家程十发绘画作品展在炎黄艺术馆举行。展览开幕当天,程十发之子程助向记者表示,当前程十发假画铺天盖地,有时一场拍卖会出现八九张署名程十发作品,有六七张都是假的,有的甚至一张真的都没有。
【珍品亮相】
是重要研究资料
程十发之子程助介绍,这是父亲在北京的首次个展,遗憾的是程十发去年就已经住进华东医院,迄今已经7个多月,所以不能前来参加画展。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现在基本康复。“这次展览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程助介绍,作品虽不算多,有100多件,但跨度很大,包括了程十发上世纪40年代起创作的中国画、连环画、年画等,山水、人物、花鸟俱全。
据介绍,参展作品大部分都发表过,也有部分作品是首次和公众见面。最难能可贵的是展出了《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等大幅作品的草稿,可以成为学者研究、观众了解程十发作品创作经过的珍贵资料。
【展品来源】
新加坡“粉丝”提供
程助透露,这批作品都是一位新加坡收藏家提供的,他追捧程十发的作品已经有20多年了。“其实这位新加坡藏家的粉丝级别算是‘轻量级’,上海有两个‘重量级’粉丝,是房地产老板,手里有我父亲的几百张画,而且不乏一些大尺幅作品。”程助说。
程助说:“他们奔波在各地的拍卖会收购我父亲的作品。去年的嘉德秋拍会上,两人就因父亲的40幅彩墨连环画《召树屯和喃婼娜》互不相让,结果该作品最终以110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被其中一人收入囊中。两人还为一张表现《召树屯和喃婼娜》大结局公主和王子结婚的画作而进行了一番争夺。按照通常情况,65万元人民币就可买下这幅画,结果一直追到了185万元。
【画作分布】
家中已经无藏画
程助说,通过关注各地的拍卖会,迄今为止看到程十发作品大致是中国画1500多幅,连环画1200多幅,插图200多幅。加上疏于计算的,估计迄今他一共创作了三四千幅。
“也许从绝对数目上来说,他的作品并不多,但是和李可染、潘天寿等大师相比,他已经算得上是高产了。”程助说,程十发虽然追求风格多变,对绘画要求极为严格,始终以绘画质量作为数量的前提。
“我们家里已经没他的画了,去年最后一批作品也捐赠给了他的家乡松江区,当地要建造一所程十发艺术馆。”程助说,即将于5月、8月分别在上海、深圳举办程十发画展,都得跟收藏机构、藏家借画。程助透露,在北京,中国美术馆藏有程十发的《丽人行》,军博藏有《小河淌水》。
【艺术市场】
假画泛滥“铺天盖地”
程十发在本次展览的前言中写道:“我的作品不多,近年来随着拍卖会的热潮,署我名字的作品很多,其画笔庸俗、或拼凑我的旧作而成,给收藏个人和单位造成了损失,因此,我尽自己的努力,收集一些我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编辑、展览、出版,供各界同仁作为鉴别真伪的参考依据。”从某种意义上说,本次展览不啻为一个很好的学习鉴定程十发作品的好机会。
目前程十发的水墨人物平均价格是10万元人民币每平方尺,好一点的要上到15万至20万人民币每平方尺;插图则是3万人民币每平方尺。程助说,现在程十发假画是铺天盖地,有时一场拍卖会出现八九张署名程十发作品,有六七张都是假的,有的甚至一张真的都没有。虽然这种行为对艺术家的形象有极大的损害,但因为中国自古就有造假、仿造之风,加上父亲心态宽容,常说“你要吃饭,人家也要吃饭”,并不太去刻意打假。只是尽量通过办展览、出书,给人们提供接触真迹的机会。
【鉴定诀窍】
书法题跋是关键
程助透露,虽然北京艺术市场上有很多署名程十发的画作拍卖,父亲只对其中三家拍卖公司的作品进行鉴定,每次拍卖前,他都要看两天。不过现在他年事已高,这个工作就转到了自己身上。
“现在很多假画水平是越来越高了,老实说我也有过走眼的时候,所以一定要通过不断学习提高鉴定能力。”程助说,因为程十发用笔夸张,所以造假者也进行夸张,很能蒙人。
程助说,普通观众要判断程十发作品的真假,有几个小诀窍。首先是看画,假画再像,终究不如真画精妙、生动。其次,最关键的是鉴定其书法、题跋,因为程十发的书法有着几十年的功力,深受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但却辨不清出自某家某派的形迹,他的每一笔、每一墨都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
“至于图章,就不一定要看了,因为现在很多用电脑复制的图章可以达到真假难辨的程度。”程助说,要看也要看图章的布局,因为程十发不同时期的作品,其图章分布往往是有规律的,造假者一般并不了解。
据介绍,4月27日展览结束后,部分展品将上翰海2006年春拍,拍卖所得的全部资金捐赠程十发艺术研究会,用于程十发艺术创作以及中国水墨画、连环画的研究和弘扬。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