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精致亮彩西方 中国艺术品海外受宠
神秘精致亮彩西方 中国艺术品海外受宠
神秘精致亮彩西方 中国艺术品海外受宠
一件绘有“鬼谷下山”图案的元代青花瓷器大罐,在2005年7月的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拍出了1568.8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亿元)的天价。今年3月29日和30日,世界两大拍卖巨头———苏富比和佳士得拍卖行,在纽约举行了春季亚洲艺术品拍卖会,其中的中国艺术品备受关注。毋庸置疑,中国艺术品是近几年世界艺术品市场的焦点之一。
中国艺术品迅速升温
西方收藏家从18世纪就开始收集中国艺术品,但西方人最初对市场上寥寥无几的中国文化商品了解甚少,出手也十分谨慎。边走边看的收藏原则一直统治着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艺术爱好者。近年中国的迅速发展无疑改变了西方人的收藏哲学:富有东方色彩的中国艺术品,在世界文化市场上备受重视。
西方收藏家购买中国艺术品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艺术品的价格也日渐攀升。佳士得拍卖行在2001年于伦敦共拍卖了价值600多万英镑的中国艺术品,2005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2400万英镑,是4年前的近4倍。全球另一大拍卖行苏富比也与佳士得一样早在多年前就分别设立了中国艺术品部门。佳士得干脆进军中国市场,其授权的北京永乐国际虽不是外方绝对控股,但业绩不凡,2005年秋季首次开拍就创下了9700万元的成交记录。
而且,与以往“西方人战西方,东方人战东方”的传统途径相比,“西方人战东方,东方人战西方”的现象层出不穷。一些急于奔赴“东方战线”的西方收藏家和古董商,纷纷避开竞争激烈的传统途径,直接到中国寻宝,不仅在国内各知名拍卖行锋芒毕露,而且还时常征战各地艺术品市场。以北京为例,2005年北京文物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近92亿元人民币,比2004年增加130%以上。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增长速度惊人:以在中国立足才13年的中国嘉德为例,2005年秋季拍卖总额高达6.97亿元,是1994年首次拍卖的49倍。
买家队伍壮大刺激中国艺术品价格攀升
西方收藏家购买中国艺术品的原因各有不同。佳士得香港办公室高级副总裁、中国艺术品部总监安特比女士表示,有些西方收藏家是因为热爱中国艺术,有人想用来装饰家居,还有人则视之为投资。谈到中国艺术品吸引西方收藏家的魅力所在,佳士得拍卖行美洲办公室副主席西奥·托欧先生说:“只要是喜好精致不夸张风格的人,都会爱上中国艺术品。”西方人一直对这个充满神秘东方色彩的国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而中国古代艺术品以高超的制作工艺和精美的图案设计,使其在艺术收藏和投资两方面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中国艺术品的买家来自不同背景及行业,他们当中既有皇室成员,也有普通百姓。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一批香港买家加入到收藏中国艺术品的行列,到80年代,台湾买家也逐渐浮出水面。现在,随着中国大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来自中国大陆的买家也成为收藏中国艺术品的一支生力军。他们加入的时间虽然还不长,但作为一股新的力量,显示了强劲的购买力,为中国艺术品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他们的加入更刺激了中国艺术品价格的攀升。
对于中国现当代艺术品成为收藏界新宠的原因,香港苏富比拍卖行的亚洲业务总监司徒河伟表示:“中国是世界正在关注的对象,每天都出现在报纸的头条,西方人很想了解这个国家。而中国现代艺术作品正好可以多角度折射中国的情况。另外,现代和当代作品流行的元素和适中的价格也受到了很多年轻买家的喜爱。”
三股力量推动中国艺术品价格
此外,还有不少力量暗中推动了中国艺术品价格。克拉斯托弗·蔡是美国的对冲基金经理、中国艺术品收藏家。蔡先生日前对记者表示,中国现代艺术品的价值必然会随着中国的发展继续升温。为赶上这股潮流,蔡先生3年内对中国艺术品的投资已超过25万美元。而面对日益火暴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有些收藏家甚至愿意甩卖手中曾红极一时的作品,为中国艺术品让路。美国新泽西州的约翰·费尔南德斯等收藏家,抛出了手中的欧美艺术品,在3年内耗资100万美元抢购中国当代艺术品。与个人力量相比,数不胜数的各大艺术博物馆则实力雄厚,它们常年招募中国艺术品专家,到处大举采购。
国际上暗箱操作艺术市场的艺术基金,也是中国艺术品走红的一个重要原因。英国铁路养老基金会,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投资艺术品市场,在拥有的2400件艺术品中,不少来自中国。由美国佳士得拍卖公司原执行官菲利普·霍夫曼主持的辛辛纳提美术基金,也看重回报率优厚的中国艺术品市场。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